站内搜索:
首 页 广电概况 重点工作 新闻传媒 有线电视 数据服务 服务承诺 文件法规
如东快讯
·直播现场
·爱心捐赠
·洋口港第二座码头开建
·缅怀先烈
·视察港口
首页优秀节目报纸优秀栏目 >  正文
万元户,开启农民创富新时代
【发布时间】2009-9-23 16:04:15 【浏览次数】  【编辑】 【作者】

编者按   当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,当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拉越近,我们不得不感叹改革开放30年,农村沧海桑田的变化。“万元户”、“农转非”等名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兴起到后来的消失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。“希望的田野”系列将以一些如今在农村已经或正在消失的事物、名词为切入口,反映农村三十年经济建设、社会生活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巨变。

【名词解释】万元户:上世纪80年代初,农村推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,获得自主经营权的农民放手发展多种经营,催生了万元户这个曾令人耳目一新的名词。家庭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,称之为万元户。

【往事回放】被采访人:刘加兴(苴镇刘埠村养蚕能手)20多年过去了,当年的万元户,苴镇刘埠村的养蚕能手刘加兴,如今年收入3万多元,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蚕能手。8月底的一天,我们走进一幢3层楼的农家庭院,精神矍铄的刘加兴,接受了我们的采访。

73岁的刘老汉提起养蚕发家的事,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。刘加兴1953年初中毕业后,因家中没钱供他继续念高中,只得回乡务农。他曾担任生产队会计,1967年至1979年间在副业场伺候蚕宝宝,整整13年时间,为他以后的养蚕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1982年,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他回到家,利用生产队里闲置的2.8亩荒地栽桑养蚕,一年下来,一般人家每张纸产30公斤蚕茧,而他养的蚕每张纸却收获40公斤,当年就成为我县第一个养蚕万元户。那年他还胸戴大红花,光荣地出席了南通市的表彰大会,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。

提高养蚕效益,曾是困扰养蚕户的一大难题。传统饲养每年5批蚕儿,只有春蚕和中秋蚕效益高,夏蚕、早秋蚕因气温高产量锐减,晚秋蚕又因天气太凉产量低。能不能避开夏秋的不利条件养‘续春蚕’呢?从1996年开始,当时已年过六旬的刘加兴在这个问题上琢磨开了。“春蚕结束后接着养一期‘续春蚕’,气温适宜,但桑叶从哪里来?”县蚕桑指导站的专家们听了刘加兴饲养“续春蚕”的打算后不无担忧。“桑叶的问题也好解决,在春蚕大眠期间对桑园增施尿素,让桑树‘吃饱喝足’,可为养‘续春蚕’备足桑叶。”刘加兴连续3年试养“续春蚕”成功,使每亩桑园的收入净增35%。1999年,这项技术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,中央电视台记者还专程来拍摄专题片向全国介绍。据测算,以全国1000万亩桑园计算,全部推广这一技术可增收70亿元。作为这一重要技术的发明人,刘加兴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褒奖。2003年,他捧回了南通市政府颁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。

现在,刘加兴养蚕已超过10亩地,还建起了蚕茧收购站,家里还有两个烘茧灶,不仅有本地的蚕农过来出售蚕茧,就连东台等养蚕大县也有蚕农前来出售。30年过去了,当年的万元户小日子仍过得有滋有味,他开心地告诉记者,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啊!(陈 斌、张燕燕)

 

 苏ICP备08101270号 版权所有  如东县广播电视局 如东县广电局数据中心制作
地址:中国江苏如东县掘港镇泰山路 电话:0513-84513370/81995220 传真:0513-84524411
友情链接:中国广电网 江苏广电 南通广电 海安广电 海门广电 通州广电 江海论坛 如皋广电